打牌欠下的債,能否憑借借條要求償還?婁星區(qū)法院判了
2022-05-19 16:56:46
來源:法制周報 | 編輯:李林俊 | 作者:鄧文彩 羅都 | 點擊量:19897
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鄧文彩 羅都)打牌時寫下借條憑證,發(fā)生債務糾紛,對方遲遲不還錢,于是手持借條起訴對方要求還錢,到底怎么回事?法院如何判決?
楊某與曾某某系朋友關系, 2019年12月18日,曾某某向楊某出具了借款2800元的借條,其借條的主要內容為:“今借到楊某人民幣2800元整(貳仟捌佰元整),本人承諾2019年12月25日之前還于楊某本人”。之后,楊某向曾某某多次催討該款項未果,遂起訴至婁星區(qū)法院,要求被告曾某某償還。庭審中,原告楊某陳述該2800元錢是被告曾某某用于打牌的錢,且按照對方要求以掃碼支付的方式交付;被告曾某某表示該筆借款是打牌時輸?shù)腻X,實際上沒有收到。
法院經審理后認為,原、被告雙方對借條的真實性無異議,均認可該筆借款用于打牌賭博,該借款的性質是賭債,是不合法的。我國《刑法》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等相關法律規(guī)定禁止賭博,賭博是違法行為,原、被告因賭博產生的債務,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(guī)定,是無效的民事行為,不產生債的效力。原告楊某即使持有被告曾某某出具的借條,亦不能因此以合法形式掩蓋其賭博的違法行為。綜上,婁星區(qū)法院依法作出判決,駁回原告楊某的訴訟請求。近日,該判決已發(fā)生法律效力,原、被告雙方均未提出上訴。
法官溫馨提醒:
民間借貸中,出借人應當注意審查借款人借款的用途是否符合法律法規(guī)、政策規(guī)定,謹慎避免違法借貸。如果明知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傳銷、賭博、走私等違法活動,則不能將款項出借。否則,一旦發(fā)生糾紛,不但連借款本金都得不到法律保護,無法追回,出借人還有可能被訓誡、責令具結悔過、罰款、拘留等。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法制周報